工厂化循环水是如何治理牛蛙养殖中的污染问题?

2023-09-26 16:59:28 发布来源:崇睿技术

 

        “麻辣小龙虾”、“泡椒田鸡”、“水煮活鱼”...
        牛蛙凭借“泡椒田鸡”这道名菜,一直是国内餐饮市场的网红美食一霸。2022年我国已有超过1万家牛蛙主题餐厅、3万多家牛蛙相关餐饮店,全国牛蛙产业链总产值近800亿元。
        不过,相比于市场的火爆,牛蛙的养殖却因为养殖尾水排放不达标和牛蛙产品质量不合格等问题,导致某些地区出规禁养牛蛙,这也致使牛蛙的上下游产业链,形成了“冰火两重天”的情形。

 

 


        市场旺盛需求正在倒逼牛蛙养殖端转型升级。而要走上绿色健康的发展道路,牛蛙产业就需要在健康养殖、苗种培育和尾水治理三个方面下功夫。
此前,本号就曾在《工厂化循环水养牛蛙,能摘掉牛蛙的“科技与狠活”?》一文中,科普过如何健康养殖牛蛙。正巧,本期我们从尾水治理这一层面聊聊,如何治理牛蛙养殖过程中的尾水治理。
        我们都知道,牛蛙是一种两栖动物,且在养殖过程中,对水量要求不高。但万事都怕高剂量,随着养殖密度的提升,虽然带来了极高的生产效率,但也导致养殖尾水中污染物含量超标。
        首先如果尾水中含有病毒,循环使用会导致牛蛙交叉感染的隐患;其次是尾水溶氧量降低,水中悬浮物增多,溶氧量的降低会影响牛蛙蝌蚪生长;再次是多次使用的尾水中氨氮和亚盐含量比较高,也会导致牛蛙肺泡和身体内循环出现问题,引发中毒危险。

 

1


        因为没有经过处理的养殖水体,增加了牛蛙养殖失败的风险,又引发养殖户过度用药。如果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必然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影响生态安全。这正是近年来,多地禁养牛蛙的直接原因,因此对牛蛙养殖户来说,补全尾水治理短板是当前最紧迫的事情。
        传统的尾水处理,一般会采用包括自然沉淀、植物净化、生物过滤等办法。这些方法虽然可行,但在处理模式上往往是一次性处理排放,导致尾水治理的成本较高,也是养殖户对尾水治理敬而远之的因素之一。
        相比传统模式,如今新兴的工厂化循环水模式,则对牛蛙养殖尾水治理的高性价比技术。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简称RAS)由净化系统、温控系统、增氧系统和杀菌消毒系统组成,通过一套完整的循环水处理系统,不仅能杀灭水体中滋生的各类病原体,减少水生物病害;同时,更能模拟各类水生物的生存环境,对养殖品种的生活环境进行科学管理,实现养殖物种跨地域跨季节养殖,减少土地和水等自然资源条件的限制。

 

 


        具体到针对牛蛙养殖的尾水处理,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下,排出的废水可先进入生化过滤系统、曝气池,对尾水中的氨氮、亚硝酸盐进行处理;尾水中存在的细菌,则可使用紫外线杀菌、臭氧杀菌器进行消毒;此外,尾水中出现溶氧低的情况,可以通过增氧设备进行加氧。尾水中的漂浮颗粒物,也可以通过微滤机、砂缸等机械过滤设备进行滤除。
        更为重要的是,在工厂化循环水模式下,处理过后的尾水可以再次循环利用,而非直接排放。这样不仅能降低尾水处理的成本,同时多次循环利用水体也更适应牛蛙生长环境,避免发生应激反应。

 

 


        近年来,有部分牛蛙养殖企业利用这套系统,成功实现了绿色、环保下的高密度养殖牛蛙。
        位于福建漳州的海之味,该养殖企业自2018年起,探索了一套工厂化循环水处理系统,如今该系统已实现每天处理1万多吨尾水,满足了30多亩养殖面积的换水需求。不仅提升的牛蛙的大规模养殖,甚至也因此得到政府的支持与补助。
        而随着像海之味这样的养殖企业投入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行列,也在推动着包括崇睿技术在内的国内众多循环水设计、制造商们的加速发展,不论是利用循环水系统养殖物种,还是尾水处理,一座座现代化的养殖场,正在落地中国的每一处乡村,用科技点亮中国养殖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