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渔三年,长江生态复苏!长江渔业转型,循环水养殖正改变渔民观念

2023-10-13 17:19:53 发布来源:崇睿技术

        昨天(10月12日),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联合多部门共同发布《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及生境状况公报(2022年)》(以下简称《公报》)。
        《公报》显示,长江十年禁渔实施3年来,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量呈恢复态势,监测的长江干流,洞庭湖、鄱阳湖等主要干、支流及周边胡泊土著鱼类较2020年增加25种,其中,长江江豚自然种群数量较2017年增加23.4%。四大家鱼、刀鲚等鱼类恢复明显,刀鲚能够溯河洄游至历史最远水域洞庭湖,多年未监测到的鳤在长江中下游干支流和通江湖泊多个水域出现。

 

 


        曾经的长江是我国淡水渔业经济中的“宝库”。然而,随着多年无节制的捕捞,至20世纪90年代已下降到只有10万吨左右。
        即便近年来采取大规模增殖放流,长江每年的捕捞量也不足10万吨,长江传统的“四大家鱼”资源较20世纪50年代已经减少了90%以上。
        面对即将枯竭的长江渔业,2020年1月,农业农村部实施《关于禁止捕捞天然渔业资源的计划公告》,自2020年1月1日0时起启动为期10年的长江禁渔计划,期间禁止天然渔业资源的生产性捕捞。
        计划实施三年,整个长江生态已呈现喜人复苏,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但,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也必然对沿岸渔民的生计造成了困扰。

 

 

        面对生计与环境“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与其对老渔民的进行帮扶,不如发挥老渔民的专业经验,进行新的渔业转业。
        也正是在此时,长江流域的陆基养殖模式,开始起步。
        2018年,湖北洪湖市复兴村启动“退垸还湖,退捕转养”的养殖模式,在陆地上开辟出500多亩的河蟹良种基地。据该养殖场的负责人表示,彼时他组织当地老渔民进入养殖场进行蟹苗的培育和养殖,至2020年,该基地实现了年产23万斤蟹苗,养殖成蟹1万多亩,带动周边养殖户增收2000多万元。
        像复兴村这样的陆基池塘养殖,近年在长江流域的各省成为帮扶渔民转业的方式之一,带动数以万计的老渔民加入其中,发光发热。
而在池塘养殖如火如荼进展的同时,另一种陆基循环水养殖模式,也在长江流域兴起。
        近年,湖北的农业农村部门开始推广陆基工厂化循环水的绿色养殖模式,推动当地水产养殖从传统池塘向循环水养殖模式转型。在武汉市蔡甸区省级示范养殖基地内,数十个直径4米,高3米的巨大蓝色圈养桶内,养着上万条鱼,圈养桶联通着池岸上的吸污、净化系统,不仅排污率可达到90%,更实现养殖尾水100%循环利用。

 

1


        据悉,该循环水养殖模式,使鱼类病害发生率降低70%以上,鱼药使用量降低80%以上,单位水体的鱼产量提升5倍。应用这种新模式既净化了水质,又提高了鱼的品质。
        而这,正是工厂化循环水模式的优势。该由净化系统、温控系统、增氧系统和杀菌消毒系统组成,通过一套完整的循环水处理系统,不仅能杀灭水体中滋生的各类病原体,减少水生物病害。更能模拟各类水生物的生存环境,对养殖品种的生活环境进行科学管理,实现养殖物种跨地域跨季节养殖,减少土地和水等自然资源条件的限制。

 

 

        虽然截止目前,陆基工厂化循环水系统,在国内年产量占比仅有3%。但凭借着科学、环保、高效的模式,不仅赢得了湖北、四川、江苏等长江流域沿岸省份的跟进转型,更在新疆、内蒙、贵州这样的非水产养殖大省落地,广阔前景,可见一斑。

 

 

        正如一位转型的老渔民说:“和以前相比,不仅风险少了,生活也更美了。以前捕鱼就是靠天吃饭,说不定哪天风来了就把你的船吹跑了。现在就没这个担心了,在岸上看病、上学都很便利,放在以前那是不敢想象的,不能比的。”